活動時間
靜態展覽區 10/28(一)~11/28(四)
第一屆散步節 8/20(日)15:00~17:00
第二屆散步節 12/14(六)14:30~16:30
活動地點
靜態展覽區於太平青鳥書店二樓(基隆市中山區中山一路 189 巷 135 號)
散步節於基隆港東岸
散步路線
第一屆散步節:
基隆火車站北站>海洋廣場>東岸廣場>仁愛市場周遭>忠三路>孝三路>火車站(1.74 公里)
第二屆散步節:
東岸廣場>富狗橋過田寮河>文化中心>義一路>台灣銀行>信二路>義二路>岸田吳服店與松元魚板屋舊址>信二路286巷>義二路2巷(參議巷)>美猴橋過田寮河>仁一路>愛五路>仁三路>愛三路>東岸廣場
活動介紹
除了談論人本交通、交通改革與交通設計等技術細節,兩場基隆散步節將步行體驗、交通觀察與基隆市民的日常生活和城市空間設計的歷史結合,和大家一起走過熟悉的街道,重新用身體、在步行中感受不同城市的紋理。一起「起行」行走平日生活時習以為常的空間,以雙腳體驗看似理所當然的交通建設,重新觀察其中人行動線之交通的問題,從提出問題開始,共同分享與構思屬於基隆的步行城市願景。
籌備心得
撰文:陳薇仲
零死亡願景(Vision Zero)倡議在這幾年因為公民社會的關注而開始在台灣公共行政領域受到關注,過去,台灣各地的市政府投入了大量的經費興建道路、打造了讓汽車快速通行的汽車社會,長久以來,政策持續以社會大眾關注的「效率」建設一條一條沒有生命穿過城市的道路。
在籌備之前,我辦過的導覽都是基隆在地的文史導覽,而且也沒有親自擔任導師,2024年基隆籌辦的兩場散步節,我思考著除了談人本交通等技術細節,如何把交通與空間設計和人們的生活與日常感受結合起來,於是用兩個方向切入,首場的散步節是以基隆國門嶄新的觀光對比基隆市民日常生活吃小吃、市場採買,而第二場年終場則是以田寮河這條幾乎是基隆中軸線的兩側發展歷史,來看「運河」的交通重要性如何被遺忘,兩場都邊走邊談,邊走邊思考為什麼一開始應該設計讓人好好行走、能夠停駐、交流的城市,最後會在所謂的「發展」下變成這樣。
「能夠好好走路,是一個城市讓人感到快樂最基礎的元素。」即使現在的步行環境充滿障礙和困難,但我們與許多公民仍一起堅持出發,在傾聽、討論中,從現在的道路空間拆解政策的問題,並從步行城市的重要要素「走起來安全、舒適、有用而且有趣」做基礎,努力發揮想像力來構思步行城市的可能性。人本交通的土地乾涸,但有這樣更多的公民種子,我們期待著澆灌萌芽的那天。
活動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