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介紹
這是屬於台南市區獨特的交通議題,舊市區裡面原本的小巷,許多是百年前的歷史巷道,因為當時沒有車,原本就是以步行交通方式為主。如新美街,其實是可以穿過民權路、民生路的一條南北街道,在中正路、友愛街一帶,還有許多具有連貫性的小巷。如去市場、購物、辦事,滿足日常生活所需,都可以用小巷子穿越達成,不用走上大馬路。長輩推著三輪車陪孫子、鄰里話家常、盆栽綠意盎然、貓躡足經過... ,更可觀察到許多屬於慢城市的生活風景。
活動時間
12/21(六)10:00-11:30
活動地點
台灣文學館周邊街廓
散步路線
台灣文學館出發>指出散步巷的存在>行走圓環>原測候所>天公廟>忠義路小巷>陳德聚堂>永福路二段>中正路經過林百貨>台灣文學館後方空地 (1 公里)
籌備心得
撰文:Pina Wu
【重新學會行走】
記得去年在臉書上看到前一年全台各縣市的散步節,看到周遭高低不平的騎樓、斷續不連接的人行道,孩子、長輩在路上走路險象環生的狀況....台南絕對不能缺席!因此憑著一股熱血,決定要自發擔任台南的召集人。
台南人對自己的城市文化與歷史充滿興趣,各種小旅行、散步活動盛行,但除了認識文史,我們是否能夠從公民的角度,讓參加者關注城市的步行環境,形成一些公共的意見呢?這是本次活動的關鍵,從台南社大、台南新芽、台南人本交通促進協會、台南小民參政歐巴桑、區公所....各個團體間都得到許多籌辦、宣傳的協助,也開始串連友善行人的店家、里長候選人。甚至為了申請路權,去跟警察局聯繫,而活動中警方自動派員來協助我們照看穿越馬路安全,都是很棒的社會串連。
希望透過輕鬆、有趣的方式,讓人們可以持續關心都市交通,台南絕對有希望改善步行環境的大多數公民,這些聲音等待著被凝聚、力量被呈現出來,「台南人不搭公車」、「到巷口買東西都要騎腳踏車」,是曾經有段時間公共運輸不發達、還有步行環境不佳的結果,而不該成為一種無法改變現況的藉口。希望繼續醞釀、發酵走路的力量,讓城市成為更健康、更安全、更能悠遊慢行的地方,期待明年的散步節!
活動照片




